北洋軍閥
詞語 | 北洋軍閥 |
---|---|
拼音 | běi yáng jūn fá |
字數 | 4字詞語 |
形式 | abcd式詞語 |
意思:
清末袁世凱建立的封建軍閥集團。1901年,袁任北洋大臣,所建軍隊稱為北洋軍。辛亥革命后,袁竊據大總統職位,廣植黨羽,形成控制中央和地方的軍事集團。1916年,袁死后北洋軍閥分裂為直、皖、奉三個派系。各派系在帝國主義操縱下,連年混戰,給中國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北洋軍閥在北伐戰爭前后相繼覆滅。解釋:
民國初年(1912-1927)代表北方封建勢力的軍閥集團,是清末北洋派勢力的延續。最初的首領是袁世凱,袁死后分成幾個派系,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先后控制了當時的北京政府,鎮壓革命力量,出賣國家主權,連年進行內戰。
造句:
1、北洋軍閥時期,民生凋敝,人們被軍閥混戰弄得怨聲載道。
2、北洋軍閥,勾結帝國主義,形成各霸一方的封建割據,橫征暴斂、兵連禍結,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全國人民如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相關詞語:
白首北面敗軍之將北道主人北斗之尊北風之戀北宮嬰兒北門南牙北門鎖鑰北面稱臣北叟失馬北轅適楚筆掃千軍必不撓北北郭先生北門管鑰北門之管北門之寄北轅適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