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茅
詞語 | 分茅 |
---|---|
拼音 | fēn má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分封王侯。古代分封諸侯,用白茅裹著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授予土地和權力,謂之“分茅”。《晉書·八王傳贊》:“有 晉 鬱興,載崇藩翰,分茅錫瑞,道光恒典。”唐 楊巨源《重送胡大夫赴振武》詩:“向年擢桂儒生業,今日分茅圣主恩。”明 朱鼎《玉鏡臺記·寄家書》:“哲人萎棄真堪悼,你勛庸未克遂分茅。”清 葉廷琯《吹網錄·明潞王畫蘭石刻》:“集蓼早憂家國難,分茅空負祖宗恩。”解釋:
(一)、分封王侯。古代分封諸侯,用白茅裹著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授予土地和權力,謂之“分茅”。
《晉書·八王傳贊》:“有 晉 鬱興,載崇藩翰,分茅錫瑞,道光恒典。” 唐 楊巨源 《重送胡大夫赴振武》詩:“向年擢桂儒生業,今日分茅圣主恩。” 明 朱鼎 《玉鏡臺記·寄家書》:“哲人萎棄真堪悼,你勛庸未克遂分茅。” 清 葉廷琯 《吹網錄·明潞王畫蘭石刻》:“集蓼早憂家國難,分茅空負祖宗恩。”
釋義:
分封王侯。古代分封諸侯,用白茅裹著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授予土地和權力,謂之“分茅”。
相關詞語:
愛憎分明安常守分安分守己安分知足安分守已拔茅連茹白黑分明備多力分擘肌分理不分彼此不分軒輊不分皂白不分畛域不由分說白黑不分百口難分冰解壤分波流茅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