耡粟
詞語 | 耡粟 |
---|---|
拼音 | chú s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傳說井田制中一井所納的稅粟。《周禮·地官·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鄭玄 注:“耡粟,民相助作,一井之中,所出九夫之稅粟也。”一說,農民合耦于耡,納粟少許,以待饑年之用,名“耡粟”。孫詒讓 正義引 江永 曰:“耡粟者,農民合出之,因合耦於耡,故名耡粟,正猶 隋 唐 社倉、義倉,每歲出粟少許,貯之當社,以待年饑之用者也。旅師所聚,以耡粟為主,耡粟無多,恐不足以給,又以載師之屋粟、閒粟益之。注謂‘耡粟,民相助作’,近之;謂‘一井之中九夫之稅粟’,非也。”相關詞語:
不食周粟布帛菽粟杯水粒粟敝綈惡粟敝綈惡粟不辨菽粟滄海一粟尺布斗粟寸絲半粟斗粟尺布飛芻挽粟膚粟股栗貫朽粟陳貫朽粟腐鬼哭粟飛貫朽粟紅毫發絲粟歷兵粟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