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膠
詞語 | 牛膠 |
---|---|
拼音 | niú jiā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即牛皮膠。解釋:
(一)、即牛皮膠。
《周禮·考工記·弓人》:“鹿膠青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黃。” 鄭玄 注:“皆謂煮用其皮或用角。” 孔穎達(dá) 疏:“惟鹿用皮,亦用角,今人鹿猶用角,自餘皆用皮。” 唐 張彥遠(yuǎn) 《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拓寫》:“ 云中 之鹿膠, 吳中 之鰾膠, 東阿 之牛膠、漆姑汁,鍊煎并為重采,鬱而用之。” 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過糊》:“凡糊,用麵觔內(nèi)小粉為質(zhì),紗羅所必用,綾綢或用或不用。其染紗不存素質(zhì)者,用牛膠水為之,名曰清膠紗。”參見“ 牛皮膠 ”。
釋義:
1.即牛皮膠。
相關(guān)詞語:
風(fēng)馬牛一牛鳴執(zhí)牛耳搏牛之虻版筑飯牛床下牛斗椎牛饗士充棟汗牛吹牛拍馬喘月吳牛槌牛釃酒椎牛發(fā)冢椎牛歃血帶牛佩犢對(duì)牛彈琴多如牛毛對(duì)牛鼓簧放牛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