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理
詞語 | 失理 |
---|---|
拼音 | shī lǐ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違背道理或事理。解釋:
(一)、違背道理或事理。
《莊子·至樂》:“ 莊子 之 楚 ,見空髑髏,髐然有形,撽以馬捶,因而問之,曰:夫子貪生失理,而為此乎?” 成玄英 疏:“夫子貪欲資生,失於道理,致使夭折性命而骸骨為此乎?”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筭無遺策,畫無失理。”《晉書·劉頌傳》:“帝以 頌 持法失理,左遷京兆太守。”《<詩>大序》“政教失” 唐 孔穎達(dá) 疏:“政教言失者,非無政教,但施之失理耳。”
釋義:
失理,,漢語詞匯,意思是違背道理或事理。
相關(guān)詞語:
愛鶴失眾黯然失色百不失一百無一失北叟失馬秉公辦理擘肌分理不可理喻不失圭撮不失毫厘不失時機(jī)拔十失五敗績失據(jù)不近道理不失黍絫仿徨失措殘民害理倉皇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