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樣
詞語 | 模樣 |
---|---|
拼音 | mú yà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人的長相或裝束打扮的樣子:這孩子的模樣像他爸爸。看你打扮成這模樣,我?guī)缀跽J不出來了。(二)、表示約略的情況(只用于時間、年歲):等了大概有半個小時模樣。這個人有三十歲模樣。
(三)、形勢;趨勢;情況:不像要留客人吃飯的模樣。看模樣,這家飯館像是快要關(guān)張了。
解釋:
(一)、謂描摹形狀情態(tài)。
唐 沉亞之 《秦夢記》:“呼公主出……裝不多飾。其芳姝明媚,筆不可模樣。”
(二)、圖樣,形狀。
《南齊書·魏虜傳》:“羣臣瞻見(明堂)模樣,莫不僉然欲速造。”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覩貨邏國故地總述》:“貨用金、銀等錢,模樣異於諸國。” 葉圣陶 《線下·外國旗》:“跨河的大環(huán)橋倒映在水里,合成個圓鏡模樣。”
(三)、人的長相或裝束打扮。
元 關(guān)漢卿 《望江亭》第一折:“此處有一女人,乃是 譚記兒 ,生的模樣過人。”《水滸傳》第三回:“寫了 魯達 的年甲貫址,畫了他的模樣,到處張掛。”
(四)、指表現(xiàn)出來的神態(tài)。
許地山 《命命鳥》:“ 加陵 一聽這話,眼睛立刻瞪起來,顯出很驚訝的模樣。”
(五)、局面,情況。
唐 白居易 《請罷兵第三狀》:“必待事不得已然后罷之,只使陛下威權(quán)轉(zhuǎn)銷,天下模樣更惡。”《東周列國志》第二十回:“ 鬭御疆 等前隊先到,見如此模樣,城上絶無動靜,心中疑惑。” 夏衍 《廣州最后之日》:“看模樣, 廣州 的失陷已經(jīng)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六)、猶光景。估量之辭。
豐子愷 《緣緣堂隨筆·立達五周年紀念感想》:“半夜模樣,我再搭了五路電車回到我的寄食處去睡覺。” 姚雪垠 《長夜》二:“從 信陽 回他們的故鄉(xiāng)本來有一條捷路,靠著 大別山 和 桐柏山 的北麓漫向西北,有五百里出頭模樣。”
釋義:
1.謂描摹形狀情態(tài)。
相關(guān)詞語:
大模大樣奉為楷模范水模山各色名樣怪模怪樣官樣文章各色各樣各式各樣花樣翻新好模好樣葫蘆依樣花樣新翻兩般三樣模棱兩可模棱兩端模山范水人模狗樣三般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