沄沄
詞語 | 沄沄 |
---|---|
拼音 | yún yú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a式詞語 |
意思:
形容波濤洶涌。解釋:
(一)、水流洶涌貌。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山川頌》:“水則源泉混混沄沄,晝夜不竭。” 唐 宋務光 《海上作》詩:“浩浩去無際,沄沄深不測。” 清 劉大櫆 《浮山記》:“至峽之將盡,有巖石理凹凸纖密,如浮漚,如波浪之沄沄。”
(二)、形容像流水一樣迅速消逝。
宋 王安石 《次韻答陳正叔》之一:“功名落落求難值,日月沄沄去不回。” 清 姚鼐 《詣岳麓書院有述》詩:“回艫天地晚,空悵逝沄沄。”
(三)、喻長遠流傳。
唐 元結 《大唐中興頌》:“能令大君,聲容沄沄。”《宋史·樂志九》:“聲容沄沄,被于八荒。”
(四)、紛繁;紛亂。
漢 徐干 《中論·譴交》:“飢不暇餐,倦不獲已,殷殷沄沄,俾夜作晝。” 宋 文天祥 《賀何尉書》:“別后不圖事變沄沄,天下大事幾去。”
釋義:
1.水流洶涌貌。
相關鏈接:沄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