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乃
詞語 | 況乃 |
---|---|
拼音 | kuàng nǎ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況乃”。亦作“況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 唐 杜甫 《江邊星月》詩之一:“餘光隱更漏,況乃露華凝。” 唐 元稹 《和樂天秋題曲江》:“況乃江楓夕,和君《秋興》詩。”(2).何況;況且;而且。《后漢書·王符傳》:“以罪犯人,必加誅罰,況乃犯天,得無咎乎?”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臨海嶠初發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茲情已分慮,況廼協悲端。” 宋 王安石 《酬沖卿月晦夜有感》詩:“夜云不見天,況乃星與月。”解釋:
(一)、亦作“況乃”。亦作“況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 唐 杜甫 《江邊星月》詩之一:“餘光隱更漏,況乃露華凝。” 唐 元稹 《和樂天秋題曲江》:“況乃江楓夕,和君《秋興》詩。”
(二)、何況;況且;而且。
《后漢書·王符傳》:“以罪犯人,必加誅罰,況乃犯天,得無咎乎?”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臨海嶠初發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茲情已分慮,況廼協悲端。” 宋 王安石 《酬沖卿月晦夜有感》詩:“夜云不見天,況乃星與月。”
釋義:
1.亦作"況乃"。亦作"況乃"。 2.恍若,好像。 3.何況;況且;而且。
相關詞語:
龍多乃旱每況愈下每下愈況乃心王室乃我困汝乃文乃武乃武乃文盛況空前何其相似乃爾勝敗乃兵家常事長明乃晦時窮節乃見失敗乃成功之母意況大旨乃祖乃父兩刃相割,利鈍乃知稱薪而爨,數粒乃炊聊以自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