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潴
詞語 | 汙潴 |
---|---|
拼音 | wū zh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污潴”。亦作“污瀦”。亦作“汚瀦”。積水的洼地。唐 薛能《秋雨》詩:“有形皆霢霂,無地不污瀦。”宋 洪邁《夷堅支志甲·錢塘老僧》:“吾鄉羣蛙之受釣,發端自汝。今污瀦所產,萬計皆空,暴殄天物如此,將招業報。”郭沫若《文藝論集·文學的本質》:“有的又跑到碧綠的汚潴邊上去考察,就說水是色清而有臭。”亦作“污潴”。亦作“污瀦”。亦作“汚瀦”。即污池。古代一種嚴厲的刑罰。《晉書·刑法志》:“至於謀反大逆,臨時捕之,或污瀦,或梟葅,夷其三族。”《宋書·二兇傳·始興王濬》:“毀 劭 東宮所住齋,污瀦其處。”唐 陸贄《論替換李楚琳狀》:“按以典法,是宜污瀦。”明 沉德符《野獲編·宗藩·楚府前后遭變》:“英燿 躬為大逆,惡踰 商臣,只宜污瀦其宮。”參見“污池”。。。見“污瀦”。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