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舅
詞語 | 鴉舅 |
---|---|
拼音 | yā ji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即烏桕。子可榨油,為制燭原料。(二)、鳥名。似鴉而小,黑色,嘴邊有毛甚勁,能逐鴉,鴉見避之。
解釋:
(一)、即烏桕。子可榨油,為制燭原料。
唐 陸龜蒙 《偶掇野蔬寄襲美有作》詩:“行歇每依鴉舅影,挑頻時見鼠姑心。” 周作人 《兩株樹》:“第二種樹乃是烏桕……此樹又名鴉舅,或者與烏不無關系。”
(二)、鳥名。似鴉而小,黑色,嘴邊有毛甚勁,能逐鴉,鴉見避之。
宋 梅堯臣 《宿州河亭書事》詩:“林中鴉舅獰,席上蠅虎攫。” 宋 陸游 《鳥啼》詩:“五月鳴鴉舅,苗稚憂草茂。” 清 陳維崧 《浣溪紗·偶憩清和庵即事》詞:“紫入鸚哥名是菊,紅歸鴉舅色如花,僧雛竹下自煎茶。”
釋義:
1.即烏桕。子可榨油,為制燭原料。 2.鳥名。似鴉而小,黑色,嘴邊有毛甚勁﹐能逐鴉,鴉見避之。
相關詞語:
彩鳳隨鴉鴟鴉嗜鼠采鳳隨鴉鶻入鴉群畫蚓涂鴉信筆涂鴉鴉默雀靜鴉雀無聲鴉雀無聞鴉巢生鳳鴉飛雀亂鴉飛鵲亂鴉沒鵲靜鴉默鵲靜鴉鵲無聲布袋里老鴉天下烏鴉一般黑信手涂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