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燭
詞語 | 發燭 |
---|---|
拼音 | fā zh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類似火柴的引火物。解釋:
(一)、古代類似火柴的引火物。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發燭》:“ 杭 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鎔硫黃涂木片頂分許,名曰發燭,又曰焠兒。蓋以發火及代燈燭用也。”《平妖傳》第三一回:“那婦人去籃兒內取出一片硫磺發燭,就在火上焠著,去泥蠟燭上從頭點著。”
釋義:
發燭,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鐵片與石相撞,下面在放著"火絨",當火星落在絨上,燃燒時,再用“取燈”接引,即取得火。
相關詞語:
白發蒼顏白發紅顏白發千丈白發青衫百發百中秉燭待旦秉燭夜游炳燭夜游不差毫發不悱不發白發蒼蒼白發丹心白發朱顏百中百發飆發電舉不絕如發不爽毫發蒼顏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