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劫
詞語 | 攻劫 |
---|---|
拼音 | gōng jié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攻擊掠奪。(二)、猶攻訐。
解釋:
(一)、攻擊掠奪。
《史記·大宛列傳》:“而 樓蘭 、 姑師 小國耳,當(dāng)空道,攻劫 漢 使 王恢 等尤甚。”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縛喝國》:“故諸國君長,利之以攻劫。” 明 方孝孺 《答劉子傳書》:“亦當(dāng)如古之善守國者,嚴(yán)於疆域斥候,使敵不能攻刼,可也。”
(二)、猶攻訐。
清 黃景仁 《贈(zèng)程厚孫》詩:“亦坐門戶煩,孽庶相攻劫。” 章炳麟 《國故論衡·論式》:“有時(shí)牽引小事,攻刼無已。”
釋義:
攻劫,拼音是gōng jié,釋義是攻擊掠奪,出處是《史記·大宛列傳》。
相關(guān)詞語:
不攻自破巴巴劫劫趁火打劫趁哄打劫趁火搶劫乘機(jī)打劫打家劫舍反攻倒算攻城略地攻城野戰(zhàn)攻苦食淡攻其不備攻其無備攻守同盟攻無不克攻心為上攻城掠地攻過箴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