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
詞語 | 五更 |
---|---|
拼音 | wǔ gē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舊時從黃昏到拂曉一夜間分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二)、指第五更:起五更,睡半夜。
解釋:
(一)、古代鄉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員。
《魏書·尉元傳》:“卿以七十之齡,可充五更之選。”詳“ 三老五更 ”。
(二)、舊時自黃昏至拂曉一夜間,分為甲、乙、丙、丁、戊五段,謂之“五更”。又稱五鼓、五夜。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或問:‘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訓?’答曰:‘ 漢 魏 以來,謂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為節……更,歷也,經也,故曰五更爾。’”
(三)、特指第五更的時候。即天將明時。
南朝 陳 伏知道 《從軍五更轉》詩之五:“五更催送籌,曉色映山頭。”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皇上日閱實錄》:“五更時,上已遣小內侍索取,余是日承值,乃匆匆啟庫取書。” 陳登科 《風雷》第一部第一章:“俺在外邊,風里雨里,起五更睡半夜。”
釋義:
①也稱“五鼓”、“五夜”。舊時把從黃昏到拂曉的一夜間分為五更:松下度三伏,磬中銷五更。 ②指第五更。即天將亮時:五更斜月入空船。 ③古代官名。以年老致仕的官員充任,受朝廷禮遇:三老五更。
造句:
1、 茍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胡居仁
2、 貴有恒,何須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
相關詞語:
五里霧挨三頂五熬更守夜捱三頂五拔十得五半夜三更拔十失五博覽五車除舊更新攢三聚五攢三集五滌故更新腹載五車改弦更張更長夢短更闌人靜更令明號更仆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