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圇
詞語 | 囫圇 |
---|---|
拼音 | hú lú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完整;整個兒的:囫圇覺。囫圇吞棗。解釋:
(一)、完整;整個兒。
元 張可久 《沉醉東風·氣毬》曲:“元氣初包混沌,皮囊自喜囫圇。”《西游記》第二四回:“﹝ 八戒 ﹞見了果子,拿過來,張開口,轂轆的囫圇吞咽下肚。” 孫梨 《村歌》下篇九:“一輩子了,你們誰見過我穿一件囫圇衣裳?”
(二)、含糊;糊涂。
《朱子語類》卷三四:“道理也是一箇有條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如 老 莊 所謂恍惚者。”囫圇,一本作“ 鶻淪 ”。 元 湯式 《一枝花·自省》曲:“想思夢不覺,囫圇謎難猜。” 明 賈仲名 《對玉梳》第一折:“若早知你這般圈繢,那般局段,急抽身不囫圇。”
釋義:
囫圇,意思是整個兒,完整的。囫圇吞棗: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解釋]1.完整;整個兒。 2.含糊;糊涂。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