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足
詞語 | 抗足 |
---|---|
拼音 | kàng z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投足,舉足。 三國 魏 阮籍 《奏記詣太尉蔣濟(jì)》:“英豪翹首,俊賢抗足。”《文選·左思<吳都賦>》:“雖有雄虺之九首,將抗足而跐之。” 呂向 注:“雖雄虺九首,將舉足而踏之。”解釋:
(一)、投足,舉足。
三國 魏 阮籍 《奏記詣太尉蔣濟(jì)》:“英豪翹首,俊賢抗足。”《文選·左思<吳都賦>》:“雖有雄虺之九首,將抗足而跐之。” 呂向 注:“雖雄虺九首,將舉足而踏之。”
釋義:
抗足是一個(gè)漢語詞語,讀音是kàng zú,是指投足,舉足。
相關(guān)詞語:
挨肩并足安分知足礙足礙手卑諂足恭不一而足不足齒數(shù)不足掛齒不足介意不足為據(jù)不足為憑不足為奇不足為訓(xùn)不足與謀百足不僵百足之蟲卑不足道兵精糧足不抗不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