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杵
詞語 | 寒杵 |
---|---|
拼音 | hán ch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寒秋時的杵聲。杵,搗衣用的棒槌。詩詞中常用以描寫環境的冷落、蕭索或思鄉。 唐 岑參 《宿關西客舍寄東山嚴許二山人時天寶初七月初三日在內學見有高道舉徵》詩:“孤燈然客夢,寒杵搗鄉愁。” 唐 杜甫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詩:“落景聞寒杵,屯云對古城。” 唐 皇甫曾 《尋劉處士》詩:“隔城寒杵急,帶月早鴻還。”解釋:
(一)、寒秋時的杵聲。杵,搗衣用的棒槌。詩詞中常用以描寫環境的冷落、蕭索或思鄉。
唐 岑參 《宿關西客舍寄東山嚴許二山人時天寶初七月初三日在內學見有高道舉徵》詩:“孤燈然客夢,寒杵搗鄉愁。” 唐 杜甫 《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詩:“落景聞寒杵,屯云對古城。” 唐 皇甫曾 《尋劉處士》詩:“隔城寒杵急,帶月早鴻還。”
釋義:
寒杵,寒秋時的杵聲。杵,搗衣用的棒槌。詩詞中常用以描寫環境的冷落、蕭索或思鄉。
相關詞語:
杵臼交八百孤寒白屋寒門冰寒于水薄寒中人不寒而栗冰雪嚴寒不饑不寒杵臼之交春寒料峭唇亡齒寒唇揭齒寒唇竭齒寒大寒索裘膽破心寒膽戰心寒島瘦郊寒膽寒發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