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性
詞語 | 習性 |
---|---|
拼音 | xí xì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由于長期習慣于某種條件而形成的特性解釋:
(一)、長期在某種環境中逐漸養成的特性。
《北史·儒林傳序》:“夫帝王子孫,習性驕逸。” 唐 杜甫 《送李校書二十六韻》:“小來習性嬾,晚節慵轉劇。” 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十》:“我的習性不大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
(二)、修養性情。
《北史·常爽傳》:“由是言之,六經者先王之遺烈,圣人之盛事也,安可不游心寓目習性文身哉?”
釋義:
習性(xí xìng),基本解釋為長期在某種自然條件或者社會環境下所養成的特性。如《北史·儒林傳序》:“夫帝王子孫,習性驕逸。”唐·杜甫《送李校書二十六韻》:“小來習性嬾,晚節慵轉劇。”另有修養性情的意思,如《北史·常爽傳》:“由是言之,六經者先王之遺烈,圣人之盛事也,安可不游心寓目習性文身哉?”在佛學中又名習種性,即以前研習所修成的性
相關詞語:
安常習故本性難移稟性難移不習地土不習水土豺狼成性陳規陋習逞性妄為存心養性柴毀滅性動心忍性蹈常習故蹈故習常惡性循環伐性之斧佛性禪心茍全性命化性起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