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
成語 | 尊王攘夷 |
---|---|
拼音 | zūn wáng rǎng yí |
字數 | 4字成語 |
形式 | abcd式成語 |
意思:
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國古代對東方各民族的泛稱。效忠統治者排除少數民族侵擾解釋:
1.謂尊崇王室﹐排斥夷狄。春秋時代﹐居于中原地區的華夏族國家﹐稱其他少數民族為"夷狄"。當時﹐周天子的地位已日趨衰微﹐但名義上仍然是諸侯的共主。齊晉等大國為了爭取諸侯的領導權,在其主持會盟期間﹐都以"尊王室"﹑"攘夷狄"相號召。漢以后這種正統思想經過敷陳闡發﹐在封建社會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每當漢民族建立的政權受到異族侵略時﹐統治階級就以"尊王攘夷"作為動員臣民擁護王室﹑團結御敵的口號。《論語.憲問》"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宋朱熹集注:"二公皆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
造句:
1、然而清流尊王攘夷,其本色和特色都在于不重利害只論是非。
2、不錯,正是尊王攘夷!在這個大名義之下,整個帝國的諸侯都必須接受我的號令,所以接下來的作戰不再是風雨軍的孤軍作戰,而是整個帝國對抗外敵的戰爭!
相關詞語:
安富尊榮安內攘外鰲里奪尊霸王別姬霸王風月北斗之尊不夷不惠鄙夷不屑兵戈擾攘稱王稱霸辭尊居卑成王敗寇恥居王后出夷入險處尊居顯帝王將相定于一尊毒手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