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庭
詞語 | 掖庭 |
---|---|
拼音 | yè tí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掖廷”。宮中旁舍,妃嬪居住的地方。《漢書·杜延年傳》:“時 宣帝 養於掖庭,號皇曾孫。”《后漢書·班固傳上》:“后宮則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李賢 注引《漢官儀》:“婕妤以下皆居掖庭。”唐 李肇《唐國史補》卷上:“元載 之敗,其女 資敬寺 尼 真一 納于掖庭。”清 錢謙益《繼妻姚氏贈宜人制》:“追慕 原陵,永懷 長樂,訪問掖庭椒房之故事,感嘆 曾參、王駿 之墜言。”(二)、宮中官署名。掌后宮貴人采女事,以宦官為令丞。秦 代名永巷,漢武帝 太初 元年改為掖廷。東漢 分為二,設掖庭令、永巷令。《后漢書·百官志三》:“掖庭令一人,六百石。注曰:宦者。掌后宮貴人采女事。”《新唐書·宦者傳序》:“又有五局:一曰掖廷,主宮嬪簿最。”
解釋:
(一)、亦作“ 掖廷 ”。宮中旁舍,妃嬪居住的地方。
《漢書·杜延年傳》:“時 宣帝 養於掖庭,號皇曾孫。”《后漢書·班固傳上》:“后宮則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 李賢 注引《漢官儀》:“婕妤以下皆居掖庭。”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元載 之敗,其女 資敬寺 尼 真一 納于掖庭。” 清 錢謙益 《繼妻姚氏贈宜人制》:“追慕 原陵 ,永懷 長樂 ,訪問掖庭椒房之故事,感嘆 曾參 、 王駿 之墜言。”
(二)、宮中官署名。掌后宮貴人采女事,以宦官為令丞。
秦 代名永巷, 漢武帝 太初 元年改為掖廷。 東漢 分為二,設掖庭令、永巷令。《后漢書·百官志三》:“掖庭令一人,六百石。注曰:宦者。掌后宮貴人采女事。”《新唐書·宦者傳序》:“又有五局:一曰掖廷,主宮嬪簿最。”
釋義:
掖庭,古代營建皇室宮城時,都以一條南北向的中心線為主,再向東西兩側去延伸其余宮區,同時在中央的子午線上,除建有君王上朝議政的朝堂,還有帝后的寢宮,而在帝后寢宮的東西兩側,所營建的宮區和帝后寢宮相輔相成,又像兩腋般護衛著帝后的寢宮,因此這兩片宮區被統稱為掖庭,且通常作為嬪妃所居。
造句:
1、 后宮犯罪的女性,還會被送往永巷、掖庭獄及暴室獄。
2、 掖庭聘絕國,長門失歡宴。相逢詠蘼蕪,辭寵悲團扇。花叢亂數蝶,風簾入雙燕。徒使春帶賒,坐惜紅妝變。平生一顧重,宿昔千金賤。故人心尚爾,故人心不見。謝朓
相關詞語:
初寫黃庭椿庭萱室大庭廣眾大相徑庭大有徑庭大有逕庭大相逕庭發言盈庭分庭抗禮分庭伉禮廣庭大眾過庭之訓改換門庭犁庭掃穴犁庭掃閭鸞鵠在庭門庭若市門庭赫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