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事
詞語 | 七事 |
---|---|
拼音 | qī s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古代治國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覲、會同、賓客、軍旅、田役、喪荒。(二)、指天、地、民與四時之務。
(三)、唐代武官隨身佩帶的七件東西。指佩刀、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
(四)、同“七件事”。
解釋:
(一)、古代治國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覲、會同、賓客、軍旅、田役、喪荒。
《周禮·天官·小宰》:“以法掌祭祀、朝覲、會同、賓客之戒具,軍旅、田役、喪荒亦如之。七事者令百官府共其財用,治其施舍,聽其治訟。” 鄭玄 注:“七事,謂先四,如之者三也。”
(二)、指天、地、民與四時之務。
《國語·楚語下》:“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純、二精、三牲、四時、五色、六律、七事、八種、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 韋昭 注:“七事,天、地、民、四時之務。”
(三)、 唐 代武官隨身佩帶的七件東西。指佩刀、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
唐 張九齡 《敕識匿國王書》:“今授卿將軍,賜物二百疋,錦袍、金鈿、七事。”
(四)、同“ 七件事 ”。
明 《投梭記·逼娼》:“自從你父親亡后,家中十分艱窘,開門七事,那一件不在做娘的身上。”
釋義:
1.古代治國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覲﹑會同﹑賓客﹑軍旅﹑田役﹑喪荒。 2.指天﹑地﹑民與四時之務。 3.唐代武官隨身佩帶的七件東西。指佩刀﹑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 4.同"七件事"。
相關詞語:
七返丹安然無事暗昧之事昂藏七尺報冰公事比類從事便宜行事不省人事百年好事百事大吉百事無成抱冰公事比物假事比物屬事便宜從事不事邊幅草草了事草率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