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器
詞語 | 食器 |
---|---|
拼音 | shí q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盛食物的器具。解釋:
(一)、盛食物的器具。
《禮記·少儀》:“食器不刻鏤。”《后漢書·西域傳·大秦》:“宮室皆以水精為柱,食器亦然?!?唐 劉存 《事始》:“ 韓子 曰:‘ 舜 作食器,黑漆其上?!?/p>
釋義:
古代食器種類很多,主要的有:簋(guǐ),形似大碗,人們從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fu),是一種長方形的盛裝食物的器具,用途與簋相同,故有“簠簋對舉”的說法。豆,像高腳盤,本用來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漸漸用來盛肉醬與肉羹了。皿,盛飯食的用具,兩邊有耳。盂,盛飲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圓形之足。盆盂,均為盛物之器。案,又稱食案,是進食用的托盤,形體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進食時?!芭e案齊眉”,以示敬意。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著吃。
造句:
1、這些魚被安置在一個裝有兩個喂食器的水箱,其中一個“高量喂食器”比另一個提供更多量的食物。
2、人聲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騰。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相關詞語:
不成器哀梨蒸食八珍玉食伴食宰相幫虎吃食飽食暖衣飽食終日并日而食不食馬肝不食周粟不食之地布被瓦器布衣蔬食伴食中書幫狗吃食卑宮菲食背惠食言敝衣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