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者
詞語 | 一者 |
---|---|
拼音 | yī zhě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同時稱舉幾個人或幾件事物,分別逐一敘述時用之。《公羊傳·文公十一年》:“兄弟三人,一者之 齊,一者之 魯,一者之 晉。”《百喻經·灌甘蔗喻》:“昔有二人共種甘蔗而作誓言……一者念言:‘甘蔗極甜,若壓取汁,還灌甘蔗樹,甘美必甚。’”(二)、常與“二者”、“三者”等連用,列舉事物的原因、目的或條件。元 鄭光祖《倩女離魂》楔子:“母親!你孩兒此來,一者拜候岳母,二者上朝進取去。”《水滸傳》第六一回:“我一者,去那里燒炷香,消災滅罪;二者,躲過這場災晦;三者,做些買賣,觀看外方景致。”魯迅《二心集·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的現狀》:“所可惜的,是左翼作家之中,還沒有農工出身的作家。一者,因為農工歷來只被壓迫,榨取,沒有略受教育的機會;二者,因為 中國 的象形--現在是早已變得連形也不象了--的方塊字,使農工雖是讀書十年,也還不能任意寫出自己的意見。”
解釋:
(一)、同時稱舉幾個人或幾件事物,分別逐一敘述時用之。
《公羊傳·文公十一年》:“兄弟三人,一者之 齊 ,一者之 魯 ,一者之 晉 。”《百喻經·灌甘蔗喻》:“昔有二人共種甘蔗而作誓言……一者念言:‘甘蔗極甜,若壓取汁,還灌甘蔗樹,甘美必甚。’”
(二)、常與“二者”、“三者”等連用,列舉事物的原因、目的或條件。
元 鄭光祖 《倩女離魂》楔子:“母親!你孩兒此來,一者拜候岳母,二者上朝進取去。”《水滸傳》第六一回:“我一者,去那里燒炷香,消災滅罪;二者,躲過這場災晦;三者,做些買賣,觀看外方景致。” 魯迅 《二心集·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的現狀》:“所可惜的,是左翼作家之中,還沒有農工出身的作家。一者,因為農工歷來只被壓迫,榨取,沒有略受教育的機會;二者,因為 中國 的象形--現在是早已變得連形也不象了--的方塊字,使農工雖是讀書十年,也還不能任意寫出自己的意見。”
釋義:
一者是漢語詞匯,拼音yī zhě,解釋為分別逐一敘述時用之。
造句:
1、吾輩讀書,只有兩件事,一者進德之事,一者修業之事。曾國藩
2、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相關詞語:
清一色一刀切一風吹一溜煙一窩蜂一而光一牛鳴一掊土一人敵一言堂一字師藹然仁者安于一隅傲睨一世傲睨一切百不失一百不一存百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