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遁
詞語 | 流遁 |
---|---|
拼音 | liú dù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流蕩逃遁。(二)、耽樂放縱。
(三)、同“流循”。
解釋:
(一)、流蕩逃遁。
《莊子·外物》:“夫流遁之志,決絶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與!” 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道化凌遲,流遁遂往?!?/p>
(二)、耽樂放縱。
《文選·張衡<東京賦>》:“若乃流遁忘反,放心不覺,樂而無節(jié),后離其戚?!?薛綜 注:“言若流情放心,不自反寤,恣意所為,淫樂無禮以無節(jié),終后卒當(dāng)罹其憂禍?!?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fēng)骨》:“於是習(xí)華隨侈,流遁忘反。”
(三)、同“ 流循 ”。
《淮南子·原道訓(xùn)》:“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淖溺流遁,錯繆相紛而不可靡散。”
釋義:
《蘭與畫蘭》是2007年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秀勛。
相關(guān)詞語:
不同流俗百世流芳百世流芬本末源流筆翰如流波流茅靡滄海橫流川流不息從諫如流從令如流從善如流從善若流從流忘反大步流星倒背如流德厚流光砥柱中流顛沛流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