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俗
詞語 | 聾俗 |
---|---|
拼音 | lóng s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愚昧無知的世俗。(二)、指庸俗而不辨美惡者。
解釋:
(一)、愚昧無知的世俗。
晉 趙至 《與嵇茂齊書》:“今將植橘柚於玄朔,蔕華藕於修陵,表龍章於裸壤,奏《韶武》於聾俗,固難以取貴矣。” 唐 孟浩然 《贈道士參寥》詩:“知音徒自惜,聾俗本相輕。” 章炳麟 《<革命軍>序》:“然自 乾隆 以往,尚有 呂留良 、 曾靜 、 齊周華 等,持正義以振聾俗,自爾遂寂泊無所聞。”
(二)、指庸俗而不辨美惡者。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韋莊奏請追贈不及第人近代者》:“﹝ 顧蒙 ﹞困於旅食,以至書《千字文》授於聾俗,以換斗筲之資。”
釋義:
1.愚昧無知的世俗。 2.指庸俗而不辨美惡者。
相關詞語:
白丁俗客避世絕俗不癡不聾不同流俗敗俗傷風敗俗傷化砭庸針俗避世離俗避俗趨新變風改俗變風易俗變古易俗變容改俗變俗易教不瞽不聾不落俗套不僧不俗超塵拔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