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
詞語 | 牛蒡 |
---|---|
拼音 | niú bà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二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心臟形,有長柄,背面有毛,花淡紫色,根肉質(zhì)。根和嫩葉可做蔬菜,果實(shí)、莖葉和根可入藥。解釋:
(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葉子互生,心臟形,有長柄,背面有毛,花管狀,淡紫色,根多肉。根和枝葉可作飼料,根可供食用。中醫(yī)以種子入藥。因?qū)崰類憾啻蹋置麗簩?shí)。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六:“﹝牛蒡脯製法﹞十月以后,取牛蒡根洗乾,去皮,用慢火少煮,勿太爛,硬者熟煮,并搥令軟,下雜料物,如蕉脯法,浥焙取乾。”參閱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草四·惡實(shí)》。
釋義:
菊科。二年生草本。根肉質(zhì)。莖粗壯。莖生葉互生,心臟形,背面有毛。夏秋開紫紅色花。瘦果長橢圓形。中國自東北至西南都有分布。根和嫩葉可作蔬菜。種子入藥,有清熱解毒作用。
造句:
1、 建立hplc法測(cè)定銀翹解毒片中牛蒡子苷的含量.
2、 任一種雜草,主要是菊科牛蒡屬的兩年生植物,開粉紅色或略帶紫色的花穗,并被帶有多刺的苞所包圍,形成果實(shí)中的刺果。
相關(guān)詞語:
風(fēng)馬牛一牛鳴執(zhí)牛耳搏牛之虻版筑飯牛床下牛斗椎牛饗士充棟汗牛吹牛拍馬喘月吳牛槌牛釃酒椎牛發(fā)冢椎牛歃血帶牛佩犢對(duì)牛彈琴多如牛毛對(duì)牛鼓簧放牛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