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紫
詞語 | 青紫 |
---|---|
拼音 | qīng zǐ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古代高官印綬、服飾的顏色,比喻高官顯爵。(二)、發(fā)紺。
解釋:
(一)、本為古時(shí)公卿綬帶之色,因借指高官顯爵。
《漢書·夏侯勝傳》:“ 勝 每講授,常謂諸生曰:‘士病不明經(jīng)術(shù);經(jīng)術(shù)茍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 王先謙 補(bǔ)注引 葉夢(mèng)得 曰:“ 漢 丞相大尉,皆金印紫綬,御史大夫,銀印青綬。此三府官之極崇者, 勝 云青紫謂此。” 唐 陳子昂 《為金吾將軍陳令英請(qǐng)免官表》:“不以臣駑怯,更加寵命,授以青紫,遣督 幽州 。” 元 范子安 《竹葉舟》第一折:“自夸經(jīng)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須憂。”
(二)、借指顯貴之服。
《漢書·劉向傳》:“今 王氏 一姓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蟬充盈幄內(nèi),魚鱗左右。” 唐 杜甫 《夏夜嘆》詩(shī):“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xiāng)。”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所謂立于其朝者,特曰冠貂蟬、襲青紫而已。”
釋義:
青紫,典故名,典出《漢書》卷七十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列傳·夏侯勝》。本為古時(shí)公卿綬帶之色,因借指高官顯爵。亦指顯貴之服。
造句:
1、這鼻粱是拱起的,鼻上全是疙瘩,顏色青紫。像茄子一樣。
2、在遍滿青紫馬蘭花的荒沙亂石地上,一首兒歌孕育出了“馬蘭文化”.
相關(guān)詞語:
白璧青蠅白發(fā)青衫白飯青芻半青半黃碧海青天白齒青眉白帢青衫白日青天百紫千紅鼻青額腫鼻青臉腫鼻青眼烏鼻青眼腫鼻青眼紫鼻塌唇青鼻塌脣青鼻腫眼青不分青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