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落
詞語 | 遺落 |
---|---|
拼音 | yí luò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遺失;散失。(二)、遺漏;漏掉。
解釋:
(一)、遺失;散失。
《漢武帝內傳》:“乃誦 伏羲 以來羣圣所録陰陽診候及龍圖龜策數萬言,無一字遺落。” 唐 陸龜蒙 《讀<襄陽耆舊傳>因作詩五百言寄皮襲美》:“幽埋力須掘,遺落貲心購。” 宋 司馬光 《河間獻王贊》:“唯 獻王 厲節治身,愛古博雅,專以圣人法度遺落為憂,聚殘補缺,校實取正。”《紅樓夢》第三一回:“ 湘云 聽了,方知是他(指 寶玉 )遺落的,便笑問道:‘你幾時又有了麒麟了?’” 阿英 《關于瞿秋白的文學遺著》:“在編者已經搜集到的雜志上,換了另一署名的文稿,也被遺落了。”
(二)、遺漏;漏掉。
《魏書·庫莫奚傳》:“初為 慕容元真 所破,遺落者竄匿 松漠 之間。”《玉嬌梨》第九回:“想小姐十年待字,何等憐才,偏偏遺落我多情多恨的 蘇友白 。” 楊朔 《雪花飄在滿洲》:“他才從魔鬼的指縫間遺落下來,直到輪船駛出 大沽口 ,才大膽地吸進一口自由的空氣。”
(三)、猶言散失流落。
唐 元稹 《桐花》詩:“ 舜 沒 蒼梧 野,鳳歸 丹穴 岑。遺落在人世,光華那復深。”
釋義:
遺落,讀音yí luò,漢語詞語,指散失流落。
相關詞語:
安家落戶安心落意暴露無遺碧落黃泉避坑落井補過拾遺補闕拾遺不落窠臼不遺余力半上落下傍人籬落不落邊際不落俗套不上不落不遺寸長不遺巨細不遺馀力滄海遺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