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食
詞語 | 冷食 |
---|---|
拼音 | lěng sh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溫度低的食品,大多是甜的,如冰棍兒、冰激凌等:病人忌冷食。解釋:
(一)、古人寒食節不生火,只吃冷的食物。
晉 陸翽 《鄴中記》:“ 鄴 俗,冬至一百五日為 介子推 斷火,冷食三日,作乾粥,是今之糗。”《東周列國志》第三七回:“國人思慕 子推 ,以其死于火,不忍舉火,為之冷食一月。后漸減至三日。”
(二)、指寒食節的食物。
唐 張籍 《寒食內宴》詩之一:“廊下御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毬。”
(三)、謂生冷的食物。
《云笈七籤》卷七五:“ 韓藏法師 療病法:療腹中冷食不消,將粉摩身,并以方寸七好酒,冷合和服,無不差。” 陳毅 《野營》詩:“冷食充腸消永晝,禁聲捫蝨對山花。”
(四)、今多指涼食,如冰棍、冰淇淋等。
釋義:
冷食廣泛定義為不需要加熱即可食用的、或者已經加熱但經過冷卻且沒有熱度的食物。如:涼皮、涼面;
造句:
1、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阿狗腸胃好,冷飲冷食依然逍遙,阿貓過慣夏,秋分時節不敢下榻。嬌貴的你,要注意保護腸胃多添衣,飲食溫潤,積極鍛煉身體。
2、大暑來臨日,養生不能遲:多吃苦味物,不宜多冷食;空調要適度,電扇要控制;極渴不急飲,午睡要堅持;多飲白開水,睡覺在臥室;大家努力做,大暑快樂日。
相關詞語:
放冷箭潑冷水哀梨蒸食八珍玉食伴食宰相幫虎吃食傍觀冷眼飽食暖衣飽食終日并日而食不食馬肝不食周粟不食之地布衣蔬食伴食中書幫狗吃食卑宮菲食背惠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