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
詞語 | 高遠 |
---|---|
拼音 | gāo yuǎ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又高又遠。 漢 王充 《論衡·說日》:“從平地望 泰山 之顛,鶴如烏、烏如爵者, 泰山 高遠,物之小大失其實。”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高遠如長空片云。” 王汶石 《大木匠》二:“天空高遠凈潔,空氣里夾雜著新麥苗的青草味。”(2).高尚遠大。《三國志·魏志·邴原傳》“﹝ 邴原 ﹞秉德純懿,志行忠方” 裴松之 注引 晉 杜篤 《邴原別傳》:“ 原 亦自以高遠清白,頤志澹泊,口無擇言,身無擇行,故英偉之士向焉。”《晉書·隱逸傳·索襲》:“宅不彌畝而志忽九州,形居塵俗而棲心天外,雖 黔婁 之高遠, 莊生 之不愿,蔑以過也。” 清 梅曾亮 《送韓珠船序》:“吾友 韓珠船 胸臆高遠,當官有聲。”(3).高超深遠。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不聞清談講道之言,專以丑辭嘲弄為先,以如此者為高遠,以不爾者為騃野。”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十一》:“其神情高遠,絶無都城紈綺市井之習,亦一時勝士。”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至如 太白 《烏棲曲》諸篇,則又寓意高遠,尤為雅奏。” 朱自清 《論逼真與如畫》:“如 元 朝 倪瓚 的山水畫,就常不畫人,據說如此更高遠,更虛靜,更自然。”(4).高貴其身分,久遠其歷史。《淮南子·修務訓》:“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託之於 神農 、 黃帝 而后能入説。亂世闇主,高遠其所從來,因而貴之。”解釋:
(一)、又高又遠。
漢 王充 《論衡·說日》:“從平地望 泰山 之顛,鶴如烏、烏如爵者, 泰山 高遠,物之小大失其實。”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高遠如長空片云。” 王汶石 《大木匠》二:“天空高遠凈潔,空氣里夾雜著新麥苗的青草味。”
(二)、高尚遠大。
《三國志·魏志·邴原傳》“﹝ 邴原 ﹞秉德純懿,志行忠方” 裴松之 注引 晉 杜篤 《邴原別傳》:“ 原 亦自以高遠清白,頤志澹泊,口無擇言,身無擇行,故英偉之士向焉。”《晉書·隱逸傳·索襲》:“宅不彌畝而志忽九州,形居塵俗而棲心天外,雖 黔婁 之高遠, 莊生 之不愿,蔑以過也。” 清 梅曾亮 《送韓珠船序》:“吾友 韓珠船 胸臆高遠,當官有聲。”
(三)、高超深遠。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不聞清談講道之言,專以丑辭嘲弄為先,以如此者為高遠,以不爾者為騃野。”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十一》:“其神情高遠,絶無都城紈綺市井之習,亦一時勝士。”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至如 太白 《烏棲曲》諸篇,則又寓意高遠,尤為雅奏。” 朱自清 《論逼真與如畫》:“如 元 朝 倪瓚 的山水畫,就常不畫人,據說如此更高遠,更虛靜,更自然。”
(四)、高貴其身分,久遠其歷史。
《淮南子·修務訓》:“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賤今,故為道者必託之於 神農 、 黃帝 而后能入説。亂世闇主,高遠其所從來,因而貴之。”
釋義:
高遠 ,漢語詞匯。拼音:gāo yuǎn (1).又高又遠(2).高尚遠大(3).高超深遠4).高貴其身分,久遠其歷史
造句:
1、 呵,湛藍湛藍,高遠莫測,一絲兒云也沒有,一點兒塵也看不見,冰清玉潤的月牙,像是“掛”在南天上,可細看,又無依無托,使人覺得好似從哪里飛來的一把神鐮突然停在了那里。
2、 看,天空遼闊高遠,太陽睡眼朦朧,靦腆溫存,小草穿上米黃色的大衣,花兒收回紅裙綠衫,找到歸宿,柳樹收起柔嫩綠葉,挺立風中,蝴蝶變成蛹藏與地下,麥苗披著銀裝酣然入夢。
相關詞語:
巴高望上不識高低不遠千里不遠萬里不知高低巴高枝兒扒高踩低半低不高北窗高臥鞭長駕遠不敢高攀不知高下步步登高步步高升才高八斗才高識遠才高行厚才高行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