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然
詞語 | 端然 |
---|---|
拼音 | duān rá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端正的樣子。解釋:
(一)、端正、不偏斜貌。
《荀子·非十二子》:“儉然恀然、輔然端然、訾然洞然、綴綴然、瞀瞀然,是子弟之容也。” 王先謙 集解:“端然,不傾倚之貌。”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三折:“請你箇 漢 劉王 龍椅上端然受。”《紅樓夢》第一○九回:“出來看見 寳玉 端然坐在牀上,閉目合掌,居然像個和尚一般。”
(二)、莊重整肅貌。
宋 曾鞏 《王君俞哀詞》:“常愛 君俞 氣貌端然,雖燕休未嘗慢。” 清 惲敬 《莊達甫<攝山采藥圖>序》:“及見 達甫 ,其貌克然,其色油然,而其神端然,若有不可干者。”
(三)、果然;真的。
唐 張祜 《題<山水障子>》詩:“端然是漁叟,相向日依依。”《醒世恒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可霎作怪,自從許下愿心, 韓夫人 漸漸平安無事。將息至一月之后,端然好了。”
釋義:
1.端正﹑不偏斜貌。 2.莊重整肅貌。 3.果然;真的。
造句:
1、創(chuàng)始人端然先生介紹房譜網(wǎng)的發(fā)展華聲在線5月28日訊。
2、其中或翻或轉(zhuǎn),或躍或鉆,少清但是端然無礙,只樂的拍掌稱快.
相關(guān)詞語:
想當然藹然可親藹然仁者安然如故安然無事安然無恙黯然傷神黯然失色黯然銷魂昂然自得傲然屹立岸然道貌黯然神傷黯然無色昂然直入昂然自若傲然挺立百端待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