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甲
詞語 | 科甲 |
---|---|
拼音 | kē jiǎ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漢唐兩代考選官吏后備人員分甲、乙等科,后來因稱科舉為科甲:科甲出身(清代稱考上進士、舉人的人為科甲出身)。解釋:
(一)、 漢 唐 取士設甲乙丙等科,后因通稱科舉為“科甲”。
宋 王明清 《揮麈后錄》卷五:“ 忠憲 既薨, 仲文 、 子華 、 玉汝 相繼再中科甲。”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平日春闈較才藝,策名屢獲科甲。”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戴監生》:“即如館中 戴監生 ,本非科甲中人,尚瞶瞶憂思,自如戕賊。”
(二)、指科甲出身。
宋 趙彥衛 《云麓漫鈔》卷四:“﹝ 曹冠 ﹞ 婺 之 東陽 人,登甲科。為 秦 閑客,不一歲躐進奉常簿、中書檢正。 秦 既薨,追其科甲,復回上舍,后再登第,難於入差遣。” 清 袁枚 《隨園隨筆·明宰相必用翰林而不盡然》:“ 永樂 時 楊士奇 以儒士由舉府審理, 天順 時 李賢 由吏部主事, 正德 時 楊一清 以薦辟起家,并非科甲。”
釋義:
漢唐兩代考選官吏后備人員分甲、乙等科,后來因稱科舉為科甲:~出身(清代稱考上進士、舉人的人為科甲出身)。
造句:
1、部分金龜科甲蟲由于棲息地的丟失和甲蟲收集者的捕捉而受到威脅。但是總體來說,金龜科種群還是穩定的。
2、唐代的讀書人都很重視科甲取仕.
相關詞語:
按甲寢兵按甲休兵按兵束甲案兵束甲案甲休兵敗鱗殘甲插科打諢插科使砌撮科打哄撮科打閧倒戈卸甲丟盔卸甲打諢插科丹黃甲乙丹鉛甲乙丟盔拋甲丟盔棄甲發策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