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炙
詞語 | 親炙 |
---|---|
拼音 | qīn z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直接受到教誨或傳授:久仰大名,無由親炙。解釋:
(一)、謂親受教育熏陶。
《孟子·盡心下》:“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 朱熹 集注:“親近而熏炙之也?!?宋 曾鞏 《撫州顏魯公祠堂記》:“聞其烈,足以感人,況拜其祠而親炙之者歟?” 郭沫若 《歷史人物·魯迅與王國維》:“可惜我對于兩位的生前都不曾接近……我都缺乏直接的親炙?!?/p>
釋義:
1.謂親受教育熏陶。
造句:
1、而數百年后能親炙明人“清微淡遠”的美學風格,應感謝藏家為豐富*彎社會文化所作工作。
2、來簡單得很,”受過日本人“項目法管理”親炙整一年的劉一波說,“項目法管理就是以項目為中心,以實現項目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為目標,其他的一概不考慮。
相關詞語:
藹然可親安忍無親白云親舍必躬必親彩衣娛親殘杯冷炙殘羹冷炙串親訪友大義滅親兒女親家非親非故訪親問友割骨療親骨肉至親割股療親和藹可親皇親國戚家貧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