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死
詞語 | 昧死 |
---|---|
拼音 | mèi sǐ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冒死罪(多用于臣下向君主上書時):昧死上言。昧死以聞。解釋:
(一)、冒死。猶言冒昧而犯死罪。古時臣下上書帝王習用此語,表示敬畏之意。
《韓非子·初見秦》:“臣昧死愿望見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從。” 漢 賈誼 《新書·數寧》:“雖然誠不安,誠不治,故不敢顧身,敢不昧死以聞。” 漢 蔡邕 《獨斷》:“ 漢 承 秦 法,羣臣上書,皆言昧死。 王莽 盜位,慕古法,去昧死曰稽首。 光武 因而不改,朝臣曰稽首頓首,非朝臣曰稽首再拜。”
釋義:
昧死,拼音mèi sǐ,是指冒死,不避死罪。
相關詞語:
打死虎曖昧不明曖昧之情暗昧之事愛生惡死半死不活豹死留皮不揣冒昧不棄草昧不死不活不知死活百死一生半死半生半死辣活不顧死活不得其死長生不死出生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