閽吏
詞語 | 閽吏 |
---|---|
拼音 | hūn l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守門的小吏。解釋:
(一)、守門的小吏。
唐 馬總 《大唐奇事·管子文》:“閽吏謂曰:‘朝廷新命相國,大僚尚未敢及門,何布衣容易謁之邪!’”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六:“執政既日接客,至休日,則皆杜門不復通。閽吏亦以牓揭於門曰:‘假日不見客。’”
釋義:
hūn lì 閽吏【釋義】守門的小吏。【出處】唐 馬總 《大唐奇事·管子文》:“閽吏謂曰:‘朝廷新命相國,大僚尚未敢及門,何布衣容易謁之邪!’”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六:“執政既日接客,至休日,則皆杜門不復通。閽吏亦以牓揭於門曰:‘假日不見客。’”
相關詞語:
官虎吏狼急吏緩民九閽虎豹刻木為吏叩閽無路濫官污吏門生故吏貪官污吏削木為吏一行作吏以忍為閽贓官污吏虎冠之吏老吏斷獄刀筆之吏貪吏猾胥濫官酷吏污吏黠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