貙虎
詞語 | 貙虎 |
---|---|
拼音 | chū h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即貙。(二)、貙和虎。亦泛指猛獸。
(三)、比喻勇猛的武士。
解釋:
(一)、即貙。
《爾雅·釋獸》“貙,似貍” 晉 郭璞 注:“今貙虎也,大如狗,文如貍。”
(二)、貙和虎。亦泛指猛獸。
《史記·五帝本紀》:“﹝ 軒轅 ﹞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 炎帝 戰於 阪泉 之野。” 司馬貞 索隱:“此六者猛獸,可以教戰。”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貙虎虣闞,不能威蚊虻。” 清 宋犖 《贈太仆卿高公挽詩》:“ 烏石峰 高穴貙虎,赤狐跳踉黃狨舞。”
(三)、比喻勇猛的武士。
清 葉士寬 《上黨》詩:“往恨經貙虎,清時絶鼓鼙。”
釋義:
1.即貙。 2.貙和虎。亦泛指猛獸。 3.比喻勇猛的武士。
相關詞語:
打死虎虎而冠捋虎須笑面虎幫虎吃食暴虎馮河杯弓市虎藏龍臥虎鴟目虎吻春冰虎尾豺虎肆虐豺狼虎豹鴟視虎顧除狼得虎垂餌虎口刺虎持鷸打馬虎眼大人虎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