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糠
詞語 | 秕糠 |
---|---|
拼音 | bǐ kā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秕子和糠,比喻沒有價值的東西。解釋:
(一)、秕子和糠,均屬糟粕。比喻沒有價值的東西。
晉 道恒 《釋駁論》:“名位財色,世情之所重,而沙門視之如秕穅。”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六:“必若登科通籍,吾徒為秕穅也。” 元 薩都剌 《雪米》詩:“風流 灞 上尋詩客,千古無人説秕糠。” 孫謇 《第一課》:“憶苦飯,秕糠野菜老南瓜。”
釋義:
秕糠,是漢語詞匯,出自《釋駁論》,是指沒有價值的東西。
造句:
1、秕糠捉不到老鳥;老練的人不易上圈套.
2、他與雞毛蒜皮的瑣細之事絕緣,更不屑于同塵垢秕糠打交道,因而經常遭到那些淺薄浮華子弟的白眼和恥笑。
相關詞語:
播糠瞇目秕言謬說塵垢秕糠吹糠見米塵垢粃糠糠豆不贍抹月秕風排糠障風貧賤糟糠燃糠自照然糠照薪然糠自照舐糠及米十米九糠糟糠之妻糠菜半年糧糟糠之妻不下堂簸揚糠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