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舉
詞語 | 貢舉 |
---|---|
拼音 | gòng j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時地方官府向帝王薦舉人才,有鄉里選舉諸侯貢士之制,至漢始合貢、舉為一,而渾稱貢舉。明、清則泛指科舉制度解釋:
(一)、古時地方向朝廷薦舉人才。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夫選用失於上,則牧守非其人矣;貢舉輕於下,則秀孝不得賢矣。”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學校貢舉·貢士》:“《周禮·大司徒》‘邦國舉賢者於王’,則貢舉之始也。”
(二)、指科舉考試。
《舊唐書·玄宗紀上》:“三月乙未,始移考功貢舉,遣禮部侍郎掌之。” 宋 蘇軾 《議學校貢舉狀》:“使君相有知人之才,朝廷有責實之政,則胥吏皂隸,未嘗無人,而況於學校貢舉乎?” 清 盧文弨 《應殿試策》:“雖然貢舉者,取士之法也,而教之則在於平日。”
釋義:
1.古時地方向朝廷薦舉人才。 2.指科舉考試。
造句:
1、 北宋貢舉改革完成于北宋中晚期,主要涉及考試內容和人才培養方式兩個方面。
2、 權德輿天下文宗,三知貢舉,門人弟子遍布朝野,今天的宴會上就有不少他的門生,權德輿今天的心情也不是一般的好,來者不拒,豪爽之氣贏得滿堂喝彩。
相關詞語:
按兵不舉百端待舉百廢待舉百舉百全包舉宇內飆舉電至不勝枚舉不識抬舉拔山舉鼎百墮俱舉百凡待舉百廢具舉百廢俱舉百廢咸舉百舉百捷飆發電舉不遑枚舉不可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