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女
詞語 | 牛女 |
---|---|
拼音 | niú nǚ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牽牛、織女兩星或“牛郎織女”的省稱。晉 潘岳《西征賦》:“儀景星於天漢,列牛女以雙峙。”唐 元稹《新秋》詩:“殷勤寄牛女,河漢正相望。”宋 黃庭堅《鵲橋仙》詞:“年年牛女恨風波,拚此事、人間天上。”明 唐寅《江南四季歌》:“梧桐忽報秋風起,鵲橋牛女渡銀河。”周實《金縷曲·七夕傷逝》詞:“嘗盡人天離別恨,我亦銀河牛女。”參見“牽牛織女”、“牛郎織女”。(二)、謂牛女分野。指 廣東、福建 及 浙江 部分地區(qū)。明 張煌言《和定西侯張侯服留題金山原韻》之六:“霸就 鴟夷 原去 越,兵聯(lián)牛女正當 閩。”參閱 清 查繼佐《罪惟錄·地理志》。
解釋:
(一)、牽牛、織女兩星或“ 牛郎織女 ”的省稱。
晉 潘岳 《西征賦》:“儀景星於天漢,列牛女以雙峙。” 唐 元稹 《新秋》詩:“殷勤寄牛女,河漢正相望。” 宋 黃庭堅 《鵲橋仙》詞:“年年牛女恨風波,拚此事、人間天上。” 明 唐寅 《江南四季歌》:“梧桐忽報秋風起,鵲橋牛女渡銀河。” 周實 《金縷曲·七夕傷逝》詞:“嘗盡人天離別恨,我亦銀河牛女。”參見“ 牽牛織女 ”、“ 牛郎織女 ”。
(二)、謂牛女分野。指 廣東 、 福建 及 浙江 部分地區(qū)。
明 張煌言 《和定西侯張侯服留題金山原韻》之六:“霸就 鴟夷 原去 越 ,兵聯(lián)牛女正當 閩 。”參閱 清 查繼佐 《罪惟錄·地理志》。
釋義:
牛女即牛郎織女,在漢族神話傳說中,織女是天帝孫女,長年織造云錦,自嫁河西牛郎后,就不再織。天帝責令兩人分離,每年只準于七月七日在天河上相會一次。俗稱“七夕”。相會時,喜鵲為他們搭橋,謂之鵲橋。古俗在這天晚上,漢族女孩們要穿針乞巧。
相關詞語:
風馬牛一牛鳴執(zhí)牛耳搏牛之虻版筑飯牛癡兒呆女癡男怨女床下牛斗椎牛饗士寸男尺女充棟汗牛吹牛拍馬喘月吳牛槌牛釃酒椎牛發(fā)冢椎牛歃血帶牛佩犢對牛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