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覺
詞語 | 緣覺 |
---|---|
拼音 | yuán ju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佛教語。梵語Pratyeka-buddha。舊譯為辟支佛,意譯為緣覺,也作獨覺。一般謂出于佛世,觀十二因緣而得悟者為緣覺;出于無佛世,觀外緣而無師自悟者為獨覺。解釋:
(一)、佛教語。梵語Pratyeka-buddha。舊譯為辟支佛,意譯為緣覺,也作獨覺。一般謂出于佛世,觀十二因緣而得悟者為緣覺;出于無佛世,觀外緣而無師自悟者為獨覺。
唐 湛然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九之三:“出值佛世,聞因緣法,名為緣覺。出無佛世,自然得悟,名為獨覺。” 唐 呂巖 《敲爻歌》:“聲聞緣覺冰消散,外道修羅縮項驚。” 唐 希運 《傳心法要》卷四:“觀因緣而悟者,謂之緣覺。”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五講:“依佛家無常說,應該講遷,現在反講不遷,正是針對聲聞緣覺執著無常不懂得真正的意義者而言。”
釋義:
1.佛教語。梵語Pratyeka-buddha。舊譯為辟支佛,意譯為緣覺,也作獨覺。一般謂出于佛世,觀十二因緣而得悟者為緣覺;出于無佛世,觀外緣而無師自悟者為獨覺。
造句:
1、 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惟依最上乘發菩提心,愿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 最后,總算問出了個荒信兒——緣覺“可能”。
相關詞語:
不解之緣不覺技癢不知不覺廣結良緣結不解緣金玉良緣警憒覺聾覺人覺世螞蟻緣槐命薄緣慳如夢初覺隨緣樂助始末緣由收緣結果天緣湊合體物緣情天付良緣天假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