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兩
詞語 | 半兩 |
---|---|
拼音 | bàn liǎ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錢幣名。解釋:
(一)、古代錢幣名。
秦始皇 統一 中國 后,以半兩錢為全國統一的鑄幣。每枚重量為當時的半兩,即十二銖。 漢 初所鑄的錢,重量雖陸續減輕,仍稱半兩。《史記·平準書》:“至 孝文 時,莢錢益多,輕,乃更鑄四銖錢,其文為‘半兩’,令民縱得自鑄錢。”《漢書·食貨志下》:“今半兩錢法重四銖。” 顏師古 注引 鄭氏 曰:“其文為半兩,實重四銖也。” 唐 李商隱 《為同州張評事謝辟并聘錢啟》之二:“ 潛 ( 張潛 )啟,錢若干,伏蒙仁恩,賜備行李,重非半兩,輕異五銖。”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三:“今世有一樣古錢,其文曰半兩,無輪廓。醫方中用以為藥,考之《史記》,乃 漢文帝 時錢也。”
釋義:
1.古代錢幣名。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以半兩錢為全國統一的鑄幣。每枚重量為當時的半兩,即十二銖。漢初所鑄的錢,重量雖陸續減輕,仍稱半兩。
造句:
1、周末放假一兩天,喜憂參半兩心閑。放松身心郊外走,邀上好友聚一餐。杯杯小酒濃濃情,知足常樂掛心頭。簡單祝福互傳遞,會心一笑在心間。周末快樂!
2、愛情已死,只剩半兩相思。李宮俊
相關詞語:
搬斤播兩半壁江山半部論語半籌不納半間不界半截入土半斤八兩半路出家半面之交半面之舊半青半黃半身不遂半死不活半途而廢半推半就半吞半吐半信半疑半夜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