瘡癤
詞語(yǔ) | 瘡癤 |
---|---|
拼音 | chuāng jiē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1).癭瘤。 唐 皮日休 《二游詩(shī)》:“枕兼石鋒刃,榻共松瘡癤。” 蕭紅 《生死場(chǎng)》一:“榆樹顯然是生了瘡癤,榆樹帶著偌大的疤痕。”(2).小瘡與熱癤等皮膚疾患。 魯迅 《華蓋集·夏三蟲》:“蒼蠅嗡嗡地鬧了大半天,停下來也不過舐一點(diǎn)油汗,倘有傷痕或瘡癤,自然更占一些便宜。”解釋:
1.癭瘤。 2.小瘡與熱癤等皮膚疾患。
造句:
1、大片干旱荒蕪的土地在我行進(jìn)的列車兩側(cè)如同瘡癤,袒露著大地受傷的顏色。
2、以它外敷,治刀傷、燒傷、蜂螯蛇蝎咬傷與瘡癤痛腫等亦有大用。
相關(guān)詞語(yǔ):
百孔千瘡瘡痍滿目割肉補(bǔ)瘡好肉剜瘡互剝痛瘡裂裳衣瘡療瘡剜肉滿目瘡痍千瘡百孔七瘡八孔千瘡百痍挖肉補(bǔ)瘡剜肉補(bǔ)瘡剜肉醫(yī)瘡剜肉成瘡剜肉生瘡剜肉做瘡好了瘡疤忘了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