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準
詞語 | 常準 |
---|---|
拼音 | cháng zhǔ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定法;原則。(二)、指一定的標準。
解釋:
(一)、定法;原則。
《后漢書·梁統傳》:“臣竊見 元 哀 二帝輕殊死之刑以一百二十三事,手殺人者減死一等,自是以后,著為常準,故人輕犯法,吏易殺人。”《三國志·魏志·三少帝紀論》:“后代世位,立子以適;若適嗣不繼,則宜取旁親明德,若 漢 之 文 宣 者,斯不易之常準也。”
(二)、指一定的標準。
《魏書·禮志一》:“圓丘之牲,色無常準,覽推古事,乖互不一。”
釋義:
常準是漢語詞匯,讀音是cháng zhǔn,意思是定法;原則,指一定的標準。
相關詞語:
安常處順安常守分安常守故安適如常安常履順安常習故變古易常變化無常變幻無常兵無常勢不法常可不主故常變古亂常變故易常兵無常形常備不懈常鱗凡介常勝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