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張
詞語 | 鴟張 |
---|---|
拼音 | chī zhā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鵄張”。像鴟鳥張翼一樣。比喻囂張,兇暴。解釋:
(一)、亦作“鵄張”。像鴟鳥張翼一樣。比喻囂張,兇暴。
《三國志·吳志·孫堅傳》:“ 卓 不怖罪而鴟張大語,宜以召不時至,陳軍法斬之。”《魏書·蕭衍傳》:“吞 淵明 之眾,招厭虐之民,舉長 淮 以為斷,仍鵄張歲月,南面假名,死而后已。”《舊唐書·僖宗紀》:“初則狐假鴟張,自謂驍雄莫敵。”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超勇親王》:“時賊勢鴟張,赤幟遍野。”
釋義:
鴟張是漢語詞匯,拼音,解釋為。
相關詞語:
八面張羅鴟目虎吻鴟鴉嗜鼠鴟視虎顧鴟視狼顧鴟鸮弄舌鴟張門戶鴟張鼠伏鴟張蟻聚鴟張魚爛大事鋪張大張其詞大張旗鼓大張聲勢大張撻伐東張西望大肆鋪張東張西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