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彘
詞語 | 狗彘 |
---|---|
拼音 | gǒu z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犬與豬。常比喻行為惡劣或品行卑劣的人。解釋:
(一)、犬與豬。常比喻行為惡劣或品行卑劣的人。
《孟子·梁惠王上》:“雞豚狗彘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漢 賈誼 《新書·時變》:“黥劓者攘臂而為政,行惟狗彘也。” 明 陸采 《明珠記·拒奸》:“ 左押衙 是個好男子,不為此狗彘之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閑話》:“有這樣狗彘,該殺,該殺。” 羅瑞卿 《答友人》詩之二:“ 林賊 蛇蝎心,蔽空猶烏云。篡權之狠毒,遠超狗彘行。”
釋義:
1.犬與豬。常比喻行為惡劣或品行卑劣的人。
造句: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
2、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相關詞語:
阿狗阿貓阿貓阿狗白云蒼狗白衣蒼狗幫狗吃食藏弓烹狗蒼狗白衣蒼狗白云椎埋狗竊椎埋屠狗打狗看主打落水狗斗雞走狗打雞罵狗打人罵狗貂狗相屬斗雞養狗飛鷹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