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
詞語 | 南北 |
---|---|
拼音 | nán běi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北方和南方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解釋:
(一)、南與北;南方與北方。
《史記·天官書》:“ 亢 為疏廟,主疾。其南北兩大星,曰 南門 。”《三國(guó)志·吳志·吳主傳》“ 魏文帝 出 廣陵 ,望 大江 ” 裴松之 注引 張勃 《吳錄》:“是冬, 魏文帝 至 廣陵 ,臨 江 觀兵……帝見波濤洶涌,嘆曰:‘固天所以隔南北也。’”《檮杌閑評(píng)》第四四回:“千般奇貨窮南北,萬種珠璣盡海山。”
(二)、從南到北;南北之間。
《國(guó)語·周語下》:“南北之揆七同也。” 韋昭 注:“自午至子,其度七同也。”古人以“午”為“南”,以“子”為“北”。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四:“ 秦 為 阿房殿 ,在 長(zhǎng)安 西南二十里,殿東西千步,南北三百步。”
(三)、或南或北。比喻不專一,不固定。
唐 韋應(yīng)物 《橫壙行》:“象牀可寢魚可食,不知郎意何南北?” 宋 王安石 《同昌叔賦雁奴》詩(shī):“鴻雁無定棲,隨陽(yáng)以南北。” 宋 蘇軾 《孔毅甫龍尾硯銘》:“厚而堅(jiān),足以閲人於古今;樸而重,不能隨人以南北。”
(四)、指“南學(xué)”與“北學(xué)”。
《北史·儒林傳序》:“大抵南北所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人約簡(jiǎn),得其英華;北學(xué)深蕪,窮其枝葉。”詳“ 南北學(xué) ”。
(五)、計(jì)謀。指本領(lǐng)。
《西游記》第四一回:“ 行者 上前喝 八戒 道:‘你這呆子,全無人氣!你就懼怕妖火,敗走逃生,卻把 老孫 丟下。早是我有些南北哩!’”
(六)、 明 代俗稱男子漢。
明 蘇祐 《逌旃璅言》:“時(shí)人于好男子無錢使者,輒咤曰‘好南北,無東西’云。意蓋鄉(xiāng)語相傳有自來矣。”由此觀之,積而能散者財(cái)之主,積而不散者財(cái)之奴,則有東西而無南北,真守財(cái)奴矣。 明 方以智 《通雅·稱謂》:“稱男子曰南北,猶稱物為東西也。”
釋義:
南北,指北方和南方;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南北朝:(420年—589年)是中國(guó)歷史上的一段分裂時(shí)期,由420年劉裕篡東晉建立南朝宋開始,至589年隋滅南朝陳為止。該時(shí)期上承東晉、五胡十六國(guó),下接隋朝,南北兩勢(shì)雖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長(zhǎng)期維持對(duì)峙,所以稱為南北朝。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宋、齊、梁、陳等四朝;北朝(439年—589年)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等五朝。南北戰(zhàn)爭(zhēng):1861年4月15日至1865年4月,美國(guó)南方與北方之間進(jìn)行的戰(zhàn)爭(zhēng)。
相關(guān)詞語:
白首北面北道主人北斗之尊北風(fēng)之戀北宮嬰兒北門南牙北門鎖鑰北面稱臣北叟失馬北轅適楚必不撓北北郭先生北門管鑰北門之管北門之寄北轅適粵北轍南轅北鄙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