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書
詞語 | 六書 |
---|---|
拼音 | liù sh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分析漢字而歸納出的六種條例,即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即“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解釋:
(一)、古人分析漢字造字的理論。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周禮·地官·保氏》:“五曰六書。”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也?!薄稘h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三家所列之名稱、次第,大同而小異。
(二)、亦稱“ 六體 ”。指古文、奇字、篆書、左書、繆篆、鳥蟲書六種字體。
漢 許慎 《<說文>敘》:“及亡 新 居攝,使大司空 甄豐 等校文書之部,自以為應制作,頗改定古文,時有六書:一曰古文, 孔子 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三曰篆書,即小篆, 秦始皇帝 使 下杜 人 程邈 所作也。四曰左書,即 秦 隸書。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薄稌x書·衛恒傳》說與此同。參見“ 六體 ”。
釋義:
六書,首見于《周禮》,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漢代學者把漢字的構成和使用方式歸納成六種類型,總稱六書。普遍采取的是許慎的名稱、班固的次序。 六書說是最早的關于漢字構造的系統理論。六書是后來的人把漢字分析而歸納出來的系統。然而,有了六書系統以后,人們再造新字時,都以該系統為依據。
造句:
1、"指事字"于"六書"中之次第,許慎列為"六書"第一,班固次于第二,鄭司農位置于第四,后世學者皆依班固。
2、是一個能有介紹六書但卻很有創造力及活力的網站。
相關詞語:
掉書袋白面書生閉戶讀書秉筆直書博覽群書白面書郎伴食中書閉門讀書不刊之書刺股讀書大書特書丹書鐵契丹書鐵券讀書得間讀書三到讀書三余讀書種子丹書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