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
詞語 | 上士 |
---|---|
拼音 | shàng sh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軍銜,軍士的最高一級指賢能之士上士忘名,中士立名解釋:
(一)、道德高尚的人。
《老子》:“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名實》:“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搆釁》:“下官 程頤 ,別號 伊川 ,人許性天上士,自慚理學名儒。” 清 錢澄之 《田園雜詩》之十六:“上士守其中,下士勞其形。”
(二)、古代官階之一。其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
《周禮·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孫詒讓 正義:“凡諸官上士,《王制》謂之元士,又謂之適士,中、下士又謂之官師。”《孟子·萬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秦 以后亦有襲用古制,以上士、中士、下士為官秩者。《周書·辛昂傳》:“六官建,入為司隸上士,襲爵 繁昌縣公 。 世宗 初,授天官上士,加大都督。” 唐 劉知幾 《史通·史官建置》:“唯 周 ( 北周 )建六官,改著作之正郎為上士,佐郎為下士。”
(三)、佛經中對菩薩的稱呼。
《釋氏要覽·稱謂》引《瑜珈論》:“無自利利他者,名下士;有自利無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
(四)、軍銜,軍士的最高一級。
釋義:
1.佛經中對菩薩的稱呼。 2.指道德高尚的人。
相關詞語:
屋上烏愛人好士傲賢慢士巴高望上拔宅上升白衣秀士阪上走丸板上釘釘榜上無名飽學之士逼上梁山博士買驢不上不下不相上下不櫛進士白日上升白屋之士半上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