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慮
詞語 | 俗慮 |
---|---|
拼音 | sú lǜ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世俗的思想情感。(二)、指凡庸的思想感情。
解釋:
(一)、世俗的思想情感。
唐 戴叔倫 《又酬曉燈離暗室》詩之四:“ 楚 僧話寂滅,俗慮比虛空。” 清 沉復(fù)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少焉,一輪明月已上林梢,漸覺風(fēng)生袖底,月到波心,俗慮塵懷,爽然頓釋。”
(二)、指凡庸的思想感情。
陳毅 《莫干山紀(jì)游詞》之五:“ 莫干 好,最好游人多。飛瀑 劍池 滌俗慮, 塔山 遠(yuǎn)景足高歌。結(jié)伴舞婆娑。”
釋義:
1.世俗的思想情感。 2.指凡庸的思想感情。
造句:
1、盡管他們生在亂世,但是卻也沒有過多的俗慮。
2、單是第一步攝心歸元,須得摒絕一切俗慮雜念,十萬人中便未必有一人能做到。
相關(guān)詞語:
白丁俗客避世絕俗不同流俗百慮一致百慮攢心敗俗傷風(fēng)敗俗傷化砭庸針?biāo)?/a>避世離俗避俗趨新變風(fēng)改俗變風(fēng)易俗變古易俗變?nèi)莞乃?/a>變俗易教變心易慮不落俗套不僧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