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安
詞語 | 相安 |
---|---|
拼音 | xiāng 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相處沒有沖突:相安無事。解釋:
(一)、謂相處平安,沒有矛盾。
《楚辭·離騷》:“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王逸 注:“言何所有圜鑿受方枘而能合者?誰有異道而相安耶?言忠佞不相為謀也。” 宋 蘇軾 《省試策問》之三:“凡省冗官八百員,吏千四百員,民以少紓,而上下相安,無刻核之怨。”《紅樓夢》第一二○回:“ 寳釵 又將大義的話説了一遍,大家各自相安。” 郭沫若 《蒐苗的檢閱》:“譬如 魯迅 先生曾把這個口號(指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作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一發展’,要把它作為總口號,而把‘國防文學’作為分口號;在總與分之間求相安,這是一種排解法。”
釋義:
詞語信息【詞目】相安【拼音】xiāng ān【釋義】謂相處平安,沒有矛盾。【示例】《東周列國志》第五回:“桓王傷其父以質鄭身死,且見鄭伯久專朝政,心中疑懼,私與周公黑肩商議曰:‘鄭伯曾質先太子于國。意必輕朕。君臣之間,恐不相安。虢公執事甚恭,朕欲界之以政,卿意以為何如?’”
造句:
1、個性迥異的兩個人相安無事,其中之一必定有積極的心。
2、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王勃
相關詞語:
安樂窩安安穩穩安邦定國安邦治國安不忘危安步當車安常處順安常守分安常守故安車蒲輪安堵樂業安堵如故安分守己安分知足安富恤貧安富尊榮安國寧家安魂定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