誣告
詞語 | 誣告 |
---|---|
拼音 | wū g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捏造事實,偽造證據,陷害他人捏造罪名誣告鄰居以解脫他自己解釋:
(一)、無中生有地控告別人有犯罪行為。
《漢書·宣帝紀》:“自今以來,諸年八十以上,非誣告、殺傷人,佗皆勿坐。” 顏師古 注:“誣告人及殺傷人皆如舊法,其餘則不論。”《舊唐書·于志寧傳》:“時 洛陽 人 李弘恭 坐誣告太尉 長孫無忌 ,詔令不待時而斬決。” 明 海瑞 《被論自陳不職疏》:“禁誣告而刁訟未息,禁浮靡而侈僭如初。” 蕭乾 《林炎發入獄記》:“保長又誣告 炎發 劫盜。”
釋義:
以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告發,陷害他人的違法犯罪行為。
相關詞語:
哀告賓服安民告示奔走相告不敢告勞不可告人大功告成大工告成東央西告告往知來告朔餼羊告貸無門告老還家龜厭不告告老還鄉告老在家戶告人曉惑世誣民堪以告慰